如何看待央视新闻视频《“面对网暴,我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 346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这新闻我简直笑不出来。
几个月前,胖猫事件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社会只知道谭竹和他们曾经一起开的花店的地址。然后央视为了她专门出两天专题反网暴,很多媒体跟进宣传。
专题播放不到一周,一个大学生使用药物毒害了大学附近的流浪猫,这个大学生瞬间被开盒,个人所有信息被暴露在网上。那些媒体马上没有一家在提网暴的危害了。大家猜猜大学生的性别是什么?
现在央视又开始反网暴,你问我怎么看?它那是为了反网暴?
编辑于 2024-11-10 10:4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黑锋 - 259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支持女权与我何益 - 263 个点赞 👍
央视是不是有个员工叫朱军???
查看全文>>
朱大爽 - 170 个点赞 👍
建议改为
《从杭州余杭区到无锡惠山区——法律武器“收缴入库”的进程》
一年前,“潘思洁诬告蛋糕店主猥亵幼女案”水落石出之时,我就在我的回答里提到,检察院可以且理应对这种明属诬告陷害采取程序,有杭州市余杭区“珠玉在前”,无锡检察机关可以向公安发检察建议,可以提起公诉。
如何评价无锡女子潘思洁诬陷无锡蛋糕店老板猥亵三岁女孩事件?但时至24年8月,无锡市惠山区检察机关始终无动于衷,且最新的二审情况表明,潘思洁已经裹挟着巨额捐款跑到国外。
这个三年前的案子翻出来大书特书,无非就是彰显检察系统的“法律保护”与“为民服务”,但人们总能看到保护与服务,往往只局限于一部分人
无辜的蛋糕店主面对网暴时,法律武器在哪?难道被检法系统收缴到武器库里去了么?
从余杭区到惠山区,相隔不过两百公里,两桩造谣案。
一桩以造谣者被施以刑罚,被造谣者重获清白。案件以最高检启动“沉睡条款”,被永久载入中国法治史的高度而完结;
一桩以被造谣者人毁财散,造谣者盆满钵满。案件以公诉程序遥遥无期,甚至造谣者绝不可能被刑事起诉,“沉睡条款
查看全文>>
宇宙外的观察者 - 35 个点赞 👍
你法我笑了
查看全文>>
一拳一只大可爱 - 17 个点赞 👍
我选择用b友写的定型文看待
以下内容均摘自央视在B站发的那俩视频的评论区
查看全文>>
熊猫virtual - 15 个点赞 👍
比萨斜塔,男性被造谣被网暴的时候咋没声?朱军,货拉拉司机,接下来就是采访阳历是吧
查看全文>>
EFYWY - 10 个点赞 👍
第二篇,报道那个激情演讲的,央视通篇立论的支点就是她考上人大了。
考上人大,她演讲时那副表情就不让人难受了?
央视真不明白么,网友当时是对她学习成绩有意见么?不全是真对她那浮夸的表情?央视还在视频里放上了当时演讲的视频让网友复习,再看一边还是让人充满了不适。
再说了,上个人大就不让网友说话了?
查看全文>>
大象 - 5 个点赞 👍
相比之下,在这方面我觉得东大真不如西大。。
查看全文>>
aLIEz呆河马 - 4 个点赞 👍
求求你们还是搞点社会主义的东西吧!比如人民公社时代的“工分制度”。一个男性壮劳力10个工分,一个女性劳动力5个工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男女对立的出现,因为女拳在这种环境下根本就没有议价权。
查看全文>>
满头问号的小朋友 - 4 个点赞 👍
说明了不仅是外部势力还是阶级斗争。
查看全文>>
执节者歌 - 2 个点赞 👍
想科比了,只有他才会说“man!what can I say”
查看全文>>
希望 - 2 个点赞 👍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查看全文>>
王小木 - 2 个点赞 👍
说到网暴,我随便举俩例子:21年西安地铁被网暴的男性保安,22年唐山打人事件中被网暴的男性路人,甚至是谴责极端女⭕被网暴的共青团,都没有得到一个它的声援,现在却连发三个视频。某一个性别被网暴就活该受着,另一个性别被网暴就连连发声?
查看全文>>
穿越时空 - 2 个点赞 👍
感动,这些个媒体一面切割自己,一面却非常担心jumping发生不好事情的样子,好让人感动啊
查看全文>>
dhuyu - 1 个点赞 👍
你们来网暴我,要是有人管我改姓。
查看全文>>
小哈 - 1 个点赞 👍
面对网暴,我们应该放下法律,拿起武器保护自己。
查看全文>>
王炜 - 1 个点赞 👍
看待什么?有什么好看待的?
是谁指使你的?你有什么目的?
嗯?
查看全文>>
pkyue - 1 个点赞 👍
公粮也太好挣了,羡慕体质内
查看全文>>
清风随飘安 - 1 个点赞 👍
好了,问题来了,怎么确定你面对的是“网暴”,法律依据呢?
查看全文>>
渁蠮 - 1 个点赞 👍
不知道怎么看待,我被网暴没有还嘴,选择了拿起法律武器。
你有被网暴的经历吗?快三年过去了,走的法律流程慢得让我快产生习得性无助了。在某个案子庭审过程中,还忍受着对案卷材料都还没有什么了解的法官,对着我们提供的两千多页证据,嫌材料太多了,主观下评判“也不是啥大事。”,我当场就应激了,但是我能做什么呢?被网暴的又不是她,确实不算啥大事。庭审一结束,一向温和的我没忍住雷霆咆哮了,被告走的时候很得意,还瞪了我一眼,嘘了我一声,庭上她还叫着“法官大人”哭哭啼啼。
打官司,立案阶段,起诉状要被打回几次才能立上案,材料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为了拖时间,同样的材料打回几次,反复重新提交,才能立上案,说好的立案登记制呢?
审理阶段就不提了,只能说自己经历一遍才会懂,材料准备得再充分,法官有权自由心证。
至于判决?有一个案子败诉了,现在申请再审了,案子的被告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审理的法官就是说风凉话的那个。其他几个案子赢了,被告们也道歉了,可是看着那不疼不痒的道歉声明,和连律师费零头都不够的赔偿金,我陷入
查看全文>>
Eva喵喵叫 - 0 个点赞 👍
网络暴力,简称网暴,是指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发布的,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暴力是一种侵权行为。
实施网络暴力者可能都有不同的目的,但无论是那种目的,其行为后果都是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受害者的伤害,而这种伤害,既包括物质上的损失,还包括精神损害。而对于施暴者,则由于实行了网络暴力,而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从网暴的目的性来看,主要有:出于嫉妒、仇富、仇恨等心理而实施的网络诽谤、侮辱行为;出于扰乱公共秩序目的而实施的寻衅滋事的行为;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实施的敲诈勒索行为。
网暴者的行为一旦被定性,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可能要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在受害者提出赔偿的情况下,还可能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网暴受害者在遭受到网暴后,应当首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后,经过调查核实,就会对网暴者的行为作出定性,如果仅是轻微的网络暴力,可以对网暴者给予批评教育,如果情节较
查看全文>>
高峰律师 - 0 个点赞 👍
虽然名义上有法律,但实际上往往没有我们可以用、方便用,立即就能用的那种,那么就请把这句话里面“法律”两个字去掉吧。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下期潜在嘉宾+1
☛管晨辰
查看全文>>
仐几 - 0 个点赞 👍
视频中展示了网络暴力对个人心理和生活的影响,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的恶评还是恶意的谣言,网络暴力都可能对受害者造成深远的心理创伤。
视频中提到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突显了法律在保护个人尊严和权利方面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对网络暴力问题的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为受害者提供帮助,也能对潜在的施暴者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网络暴力不仅是个体之间的冲突,也反映了社会对待网络行为的态度。增强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和抵制,培养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媒体和平台也应承担起监督和引导的责任,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视频中受害者的情感表达提醒我们,网络暴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受害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辅导,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受害者勇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自我保护,也为其他面临类似情况的人树立了榜样。通过法律手段和社会支持,受害者可以更有力地反击网络暴力。
查看全文>>
没有慌慌有张张 - 0 个点赞 👍
央视新闻就是个鸡把。
查看全文>>
我还是太仁慈了 - 0 个点赞 👍
朱军:?
查看全文>>
陈三 - 0 个点赞 👍
我永远记得两百家官媒集火胖猫姐姐的那一幕
就连央视一开始的标题,都是污蔑胖猫姐姐造谣
查看全文>>
轻安 - 0 个点赞 👍
@央视新闻,如果被央视新闻网暴,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已经?请提供具体流程,我将验证其可行性。
查看全文>>
酒缸饭桶 - 0 个点赞 👍
总觉得那些摩擦胸口和吓踢去刷分的豆瓣网友,又要高喊着反婚反孕反社会反对文化共识公序良俗破坏两性亲密关系的口号,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纲上线了。
查看全文>>
东尼森林原人